7月14日至22日,安庆师范大学乡村振兴青春·行远实践团在高士镇开展了“助力乡村振兴 礼献建党百年”调研活动,对高士镇政府工作人员、当地企业和普通群众展开问卷与访谈调查,助推“四送一服”工作常态化,探索乡村振兴创新路径。
政府牵头 探索龙头企业发展模式
在望江县高士镇镇政府的带领下,实践团实地走访了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金燕红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砼创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企业发展环境是否有所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怎么样?”“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调研期间,实践团实地考察企业工厂,了解企业硬件设备并对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队长吕成慧介绍,为了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实践团提前查阅企业相关资料,收集中小企业目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在资金、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多方面探索龙头企业发展模式。
走访村落 了解乡村振兴动力源泉
“我希望政府能多出台一些就业政策,这样我在外务工的儿子就可以回到家乡发展。”在高士镇洗粉村走访的队员许闯认真记录下群众的回答,对他来说,上门拜访、了解情况、采访记录,一系列步骤早已熟稔于心。和他一样走访村落的还有其他11位成员,实践团队员的身影出现在村委会、田间头、村户里等各个地方。
“我们都会把待加工的衣服拿到家里来做,这样既可以照顾家庭也能赚点生活费。”走访官庄村过程中,正在家里加工衣服的村户吸引了队员刘梓璇的注意。据了解,这是村庄企业的常态化工作模式,而且企业员工大多来自附近村民,贫困家庭有优先工作权,从实际出发,深入贯彻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理念。
因地制宜 寻觅特色产业星星之火
“在经营方面有什么困难吗?”“政策方面有哪些支持?”“成本开销哪方面最多?”……实践团走访当地制衣厂、葡萄园等产业。高士镇地理位置优越、特色产业突出,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发掘特色产业发展活力。
在葡萄园,实践团了解到,葡萄园在前期搭建投入环节,政府会出资补贴,减轻农户负担,但租金、农药、化肥等方面的成本仍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并且葡萄的宣传渠道狭隘,知名度不高,产品销售有局限性。
在制衣厂,对齐、踩踏、缝纫……队长吕成慧融入服装工人队伍,与工人们聊起家常。针对企业激励机制、技能培训、设备更新等问题进行采访,工人们积极讨论,热心回答,不少工人表示服装厂在当地经验丰富,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因为资金、质量等问题,一直呈现分散式村落化发展模式,很难进行规模化转型。“在与工人们交谈的过程中收获颇丰,从劳动者的角度,为特色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吕成慧说。
(文/学生记者 王爽爽 图/学生记者 刘梓璇 王爽爽 审核/夏斐)